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研究>正文

星海论坛丨I CAME,I SAW , I-SPY—观览I-SPY2.2研究亮点,探讨临床实践的参考价值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4/6/24 11:44:53  浏览量:5465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肿瘤瞭望”于星海论坛会议现场,邀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殊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余之刚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王海波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柳光宇教授共同观览I-SPY2.2研究亮点,探讨该研究对临床实践的参考价值。

 
02
肿瘤瞭望:I-SPY 2.2研究基于MRI与穿刺活检评估preRCB,再据此判断患者是否达到pCR并行手术。在临床实践中,您会采取固定的新辅助疗程吗?还是会基于上述影像学和病理活检手段来调整新辅助疗程?

余之刚教授:I-SPY2.2研究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无止境的追求。目前,新辅助治疗已经成为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式之一,不仅可以把不可切除变成可切除、不能保乳变为可保乳,还能够为术后强化辅助治疗提供更多生物学信息或治疗决策信息。
 
然而我们还面临着肿瘤异质性问题,包括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空间异质性的存在会使病理检测无法充分说明肿瘤状况,导致固定的新辅助治疗方案可能无法完全实现pCR。时间异质性方面,随着药物的治疗,患者体内环境、肿瘤微环境都可能发生改变。寄望于单凭术前穿刺反馈上述变化是无法实现的,可能还需充分结合患者饮食起居、人种、影像学等多方面数据结果,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区综合评估,以解决异质性问题。I-SPY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临床实践方面,我们在今年ASCO上发布了一篇壁报:对于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在经过两个周期新辅助治疗后,根据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和血液学指标变化预测pCR可能性,从而为是否调整新辅助治疗方案提供了参考。需要注意的是,临床实践中务必要规范开展新辅助治疗,保障充足的治疗周期,还要使用MRI等手段辅助评估疗效。此外,我们还需要注重临床工作中对患者信息的采集,为未来的大数据处理去提供铺垫与帮助。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版面编辑:张靖璇  责任编辑:无医学编辑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I-SPY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