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日前,由中国抗癌协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和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办,天津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共同主办,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承办的“第十三届天津国际乳腺癌会议暨2020ASCO 海外会场”于天津成功召开。江苏省人民医院的殷咏梅教授在会上做出了“晚期乳腺癌治疗进展”的报告,会后,我们就晚期乳腺癌诊疗的相关问题对其进行了访问,并整理如下。
《肿瘤瞭望》:PUFFIN研究作为CLEOPATRA研究的桥接研究,中位PFS从12.4个月延长至14.5个月,又进一步证明了曲帕双靶在中国人群中的疗效,您对其今后在我国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有何期待?
殷咏梅教授:CLEOPATRA研究8年随访数据公布,一举奠定了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方案在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一线治疗中的地位。但该研究中入组的中国患者数量较少,因此徐兵河教授牵头开展了CLEOPATRA研究的桥接研究——PUFFIN研究,PUFFIN研究数据首次发表于2019 ASCO大会上,近日,该研究结果于Breast Canc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上正式发表,结果显示该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且疗效和安全性数据与CLEOPATRA研究基本一致,进一步证明了曲帕双靶在中国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人群中的地位。
基于CLEOPATRA研究的8年随访数据,2020版CSCO BC指南把THP(紫杉类+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调整为Ⅰ级推荐(1A),相信该方案今后会更多的应用于临床实践,使更多晚期乳腺癌患者从中受益。
《肿瘤瞭望》:今年ASCO大会上,PHOEBE研究提示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较拉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可以给患者带来PFS的改善,让我们看到了TKI在晚期二线治疗中的良好治疗效果,您如何看待TKI在一线治疗中的前景?
殷咏梅教授:目前,由徐兵河教授牵头的赫赛汀联合吡咯替尼和赫赛汀单药头对头的研究正在进行中,我认为等到临床研究数据结果公布以后,我们才能得出TKI在一线治疗中的相关结论及今后TKI在一线治疗实施的可能性。
对于一些药物而言,如果在二线治疗中取得较好结果,并不代表其能在一线治疗中也能取得相当地位,因此,我认为目前对大分子单克隆抗体未产生耐药的患者和人群而言,还是以曲帕双靶来作为最基本的治疗。
《肿瘤瞭望》:KATE-2研究在抗HER2治疗失败的基础上,二线治疗中用T-DM1联合免疫治疗,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该研究取得的成果,并分享一下您认为免疫联合治疗在二线中的价值。
殷咏梅教授:KATE-2研究是一项随机、对照的Ⅱ期研究,共入组了202例HER2阳性或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这些患者既往均接受过曲妥珠单抗和紫杉醇治疗、晚期治疗时疾病进展或辅助治疗6个月内出现进展,将患者按2:1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替利珠单抗+T-DM1(研究组,n=133)和安慰剂+T-DM1(对照组,n=69)治疗,主要研究终点为PFS、次要研究终点为OS、ORR、DoR、安全性。探索性终点为PD-L1+患者PFS、生物标志物与疗效的相关性和安全性。
研究结果显示,在ITT人群中,两组患者的PFS 分别为8.2个月和6.8个月(HR=0.82,95%CI:0.55~1.23,P=0.3332),两组患者的PFS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的中位OS未达到,1年OS率分别为89.1%和89.0%(HR=0.74,95%CI:0.42~1.30),无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PD-L1+亚组中,两治疗组的1年OS率分别为94.3%和87.9%(HR=0.55,95%CI:0.22~1.38),PD-L1阴性亚组中,两治疗组的OS率无明显差异。
该研究在一线应用曲妥珠单抗治疗治疗失败患者中,进行免疫联合T-DM1作为二线治疗的尝试,也让从中看到与单药T-DM1相比的优势。但我个人临床诊疗中更倾向于二线临床已有的药物,一方面这些药物或方案疗效确切,更重要的是在二线治疗失败之后还有更强的抗HER2的ADC药物,例如DS-8201,该药物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平均应用6线治疗还能达到PFS超过一年的良好结果。
放眼未来,我们不排除曲妥珠单抗耐药的患者,应用T-DM1联合免疫治疗获得良好治疗效果,但免疫治疗并不能帮我们从根本上解决抗HER2治疗的耐药问题,因此,我们还应进行更多相关探索。
专家简介
殷咏梅
教授,主任医师,博导
江苏省人民医院妇幼分院副院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常务理事
北京希思科基金会副理事长
CSCO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CSCO患者教育专家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